close

 

一名耶魯大學學生告訴德雷西維茲:「我沒空搞人際關係。」因為光讀書的時間都不夠了。

另一項調查顯示,有嚴重精神問題的學生正以倍數台南翻譯社成長。在美國,平均每十位大學生,就有一人出現憂鬱傾向,比例創近年新高。因此,許多大學不得不成立心輔專家小組,協助學生排解壓力。

為何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每況愈下?德雷西維茲觀察,好強、不服輸的性格,是主要的壓力來源。求學路上,這群年輕人從未當過輸家,也害怕成為輸家。他們樂於在每件事情上競爭,從學歷、成績到課外活動,求學彷彿成為蒐集金色星星的集點旅程,人人都充滿強烈的競爭意識。

因此,許多高材生不願(或無暇)經營人際關係,也擔心無法和他人互動。德雷西維茲以「鴨鴨症候群(Duck Syndrome)」形容這群高材生,「水面上泰然自若,水面下瘋狂撥水。」儘管表現沉穩,內心卻焦慮不已。

不過,並非學生們自願如此。父母及社會的「期待」、扭曲的教育台南翻譯社體制,才是造成今日局面的主因。

父母是幫凶?

成長過程中,不少子女為努力達到父母期盼,逐漸在人生道路上迷失自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Zoe 的頭像
    Zoe

    Zoe的部落格

    Z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